源天然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/臺東縣農創協會理事長
范逸嫻
源天然以健康米食文化倡議為根基,打造具永續生態意識的經營模式,在翻轉台東社會問題困境的同時,也為里山陸域維護生物多樣性的環境。在多年研究下,成功培育出高經濟價值的獨家機能米種「黑纖米®」,在國內外榮獲多項金獎肯定。2022年榮獲國發基金投資,成為花東首家獲投農社企,目前已完成自有碾米工廠建置,通過ISO22000與HACCP認證,並在台東七個原民鄉鎮契作有機友善田區,持續擴大社會影響力,為國人種下健康、在偏鄉創造希望。
一切的開始 ?
回『稻』初衷,源自一個信念:健康的糧食滋養健康的身體,而健康的土地才能長出健康的作物。然而現代社會食米文化式微,造成糧食與食安的危機。
深感於此,范逸嫻與夫婿羅永昌回到家鄉池上,種下希望,創辦了「源天然」。
返鄉前,范逸嫻夫妻也是在外工作的遊子,亦曾經歷自家土地長時間無人耕作,休耕近半甲子的問題,能夠同時理解年輕人在經濟壓力下而做的選擇,與老一輩疼惜著這片土地的心情。
源天然期待從其開始的改變,是一種農村烏托邦的想像,來自於201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所宣示的「里山倡議」,以實現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社會為目標。在想像中,保育生物的多樣性存在於農業生產的地景、海景中,並且與農村的人們和諧生活,保有生態永續、生活與經濟的效益。
如何與地方協作共榮 ?
對源天然而言,一粒粒稻米就像自己的家人,有美好的期待和未來。
返鄉發展,源天然不僅要完善自家的品牌行銷跟農業生產,另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是融入地方,並與地方達到成長的共識。源天然觀察地方的需求,並找到自己造成擾動,且可協助連結社會及創新解決方案的利基點。雖然在企業成長、品牌建立的階段,資源相當有限,但是在帶著地方一起成長的情況下,才能確保企業經營的永續性。
源天然販售的黑纖米®較一般白米的零售價高,農民契作收益可增加近四成,再加上利用黑纖米®的高營養價值所開發的食品系列,帶動農村經濟活化,讓農民可安心留在家鄉。合作農場從花東縱谷區域,翻過海岸山脈到達台東的海岸邊,是啟動改變開始的實驗場、也是翻轉農業弱勢的起點。
然而,在回鄉後的這十年裡,從自產自銷到與農民契作的有機農業之路,充滿了無數的挑戰和挫折。范逸嫻分享,尤其是在推廣友善與永續耕作的過程中,要改變農民們對新技術和新觀念的質疑和抵觸,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。
為了說服農民們接受有機種植的理念,源天然舉辦許多教學講座,並透過在產地蹲點進行更深入的溝通。每次與農民面對面的交流,都更顯見農民們對傳統耕作方式的依賴,以及對新事物的排斥。源天然以不厭其煩的方式,一遍遍解釋有機種植的好處,並且通過實際的示範讓農民們親眼看到新技術的效果。偶然仍會遇見農民對新技術表示懷疑,或有時嘗試過又再度拒絕合作,源天然都會很快從灰心沮喪中走出來,繼續他們的理想實踐之路。
范逸嫻說,源天然始終堅持一個信念,那就是「不落下任何一個農夫」。
在此信念之下,無論過程多麼艱難,源天然始終抱持耐心與每一位農民進行溝通,直到他們願意嘗試接受。這樣的耐心和堅持,最終得到了回報。在數年的實證示範和不懈努力下,源天然贏得了多數農民們的信任。他們開始認可有機種植的重要性,並且願意一起朝著擴大有機種植的目標邁進。
問題,亦是轉機
回到稻米產業的核心問題,台灣農地零碎,勞力密集是必然的情況,然而在高齡化與少子化的社會結構下,農村人力老化問題與極端氣候、景氣不佳等加成影響,青年自然遷移到外地工作,導致農業人口銳減,臺東良田只能休耕。范逸嫻分享,老農民們常感慨地說:「以前這裡都種滿了稻米,現在看著這片土地這樣荒廢,實在真可惜、真無奈。」
2022年農業部統計資料指出,台灣實際種植農糧作物的農地只剩31.7萬公頃,距離國內達到糧食安全狀態,生產農地應有74萬至81萬公頃目標,有一大段距離。
另一方面,隨著地球暖化的加劇和疫情的反撲,人們開始更深刻地認識到有機栽種對於環境的重要性,並且對責任消費有了更高的要求。農業不僅僅是生產食物的過程,更是與土地、自然和地方形成深度聯繫的方式。
范逸嫻認為,改變地方、創造永續城鄉的機會就在你我的手上。因為每一次的選擇,都是為台灣投下正確的一票。以購買支持國內偏鄉的傳統農業,讓農夫延續這份鼓勵,照顧耕作土地。台灣的食安與糧食安全,終將不再成為危機,而再次成為穩定的根基。
創辦源天然至今十年,以現代經營管理的模式來發展傳統農業,看起來很有希望與可行性,卻也是一條深具挑戰和充滿機遇的道路。
范逸嫻說:「這條路上,既有我對家鄉和土地深厚的情感,也有我對生態和諧、可持續發展的堅定信念。花東縱谷大地自幼滋養著我的生命,讓我對大自然與生物之間的共生與和諧關係有深刻的認知,成為我堅持以保育生物多樣性為目標的重要動力。」
「我們堅信,只要我們堅持初衷,與地方社區共同努力,就一定能夠在商業發展和品牌建立的道路上,創造出屬於我們的奇蹟。」